微污染水源的特点及危害一、微污染水源的水质特点及危害 工业的发展导致水资源的污染。人们已经注意到“三致”(致癌、致突变、致畸)物质的危害,近年来认为人造化学物质可能正在严重破坏人和野生动物的激素。低水平的污染已能危害健康;另外,在饮用水中还不断出现新的微生物。 1. 微污染水源水质特点 微污染水源是指水的物理、化学和微生物指标已不能达到《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》中作为生活饮用水源水的水质要求。水体中污染物单项指标,如浊度、色度、臭味、硫化物、氮氧化物、有害有毒物质(如重金属Hg、Mn、Cr、Pb、As等)、病原微生物等有超标现象但多数情况下是受有机物微量污染的水源。水体微污染现象对饮用水处理工艺的选择造成了很大的困难。 近年来,我国微污染水源水质主要显示下列特点。①表示有机物的综合指标,如COD、BOD、TOC等值升高,水源水中这些 指标值越大,说明水中有机物越多,污染越严重。例如水源水的溶解氧一般在5~10mg/L以下时,作为饮用水源已不合适。溶解氧浓度小于1mg/L时,由于有机物的分解,可使水源水开始发生恶臭。又如当水源水的BOD小于3mg/L时,水质较好;到7.5mg/L时,水质较差;超过10mg/L时水质差,此时水中溶解氧浓度已接近于0。②氨氮(NH3-N)浓度升高。③嗅味明显。④致突变性的Ames试验结果呈阳性,而水质良好的水源应呈阴性。 2. 微污染水的危害 我国微污染水源 CODM平均为10mg/L左右,氨氮平均为3.3mg/L左右。微污染物的性质及危害归纳如下。 (1) 有机物微污染水中的有机物可分为天然有机物(NOM)和人工合成有机物(SOC)。天然有机物是指动植物在自然循环过程中经腐烂分解所产生的物质,包括腐殖质微生物分泌物、溶解的动物组织及动物的废弃物等,也称作耗氧有机物或传统有机物;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大多为有毒有机污染物。有机物在水中的存在使颗粒稳定,增加混凝剂用量和活性炭吸附器的负荷。水体中的可溶性有机物(DOM)容易与饮用水净化过程中的各种氧化剂和消毒剂反应。常见的是与液氯反应,形成三卤甲烷(THMs)、卤代乙酸(HAAs)以及其他的卤代消毒副产物,其中大部分已证明可以使试验的动物引起癌症。 (2) 氮 氮在水中以有机氮、氨、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形式存在,用金属铝盐作为混凝剂对氨氮的去除率很低。在水厂流程和配水系统中,氨氮浓度0.25mg/L就足以使硝化 为亚硝酸及硝酸盐,亚硝酸盐的积累代替了血红细胞中氧的位置,*终导致窒息;髙浓度的硝酸盐摄入后也会引起中毒。 (3) 和味即使经水厂处理后,饮用水口感仍很差。 (4) “三致”物质饮用水经氯化处理后,有可能形成“三致”物质,即致癌、致突变、致畸、威胁人的健康。 (5) 铁、锰 含铁、锰较高的饮用水中会产生红褐色以致出现沉淀物,会使被洗涤的衣服着色,并有金属味;另外,含铁、锰过高的水容易使铁、锰细菌大量繁殖,堵塞、腐蚀管道。 我们主营:工业蒸馏水 去离子水 高纯水 电池补充液 精制水 车用尿素溶液 2005-2018 东莞市仟净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,并保留所有权利 东莞万江区大汾工业区,邮编:523000 0769-26380198 /13559753668 www.china-qj.com.cn
文章分类:
客户案例
|
|